鋼渣微粉處理工藝
據了解,目前,傳統鋼渣球磨機由于能耗過高,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環保要求而逐步被淘汰,新型環保鋼渣立磨成為廣為接受的鋼渣處理設備,其烘干熱風由熱風爐提供。其生產工藝流程為:
首先,將雜質、大塊分離,并除鐵后,由立式輥磨機進行粉磨,利用立磨熱風爐提供的熱氣,實現的烘干兼粉磨過程,合格的微粉進入粉庫即為成品。
其次,經料場地下皮帶爬升至中轉摟,中轉摟設有振動篩將雜質及大塊分離。中間經過電磁除鐵器進行初步除鐵。在中轉摟下設置皮帶輸送機將篩除雜質及大塊后的輸送至配料倉。為防止非磁性金屬塊進入磨內,皮帶機上設有金屬探測器。配料倉底設有1臺電子皮帶秤。為防止堵倉,倉壁設兩臺振動器防止堵塞。
再次,經配料秤計量后,由皮帶輸送機(皮帶輸送機上設有電磁除鐵器)送入粉磨車間。由倉來的物料經由液壓三道鎖風閘門喂入立磨內烘干、粉磨兼選粉,烘干熱風由熱風爐供給。立磨車間為立式輥磨粉磨系統,喂入立磨機的被磨輥在旋轉的磨盤上被碾壓,在一定負荷下被粉碎,粉磨后的被熱風,即上升承載空氣送入位于立磨上部的選粉機中,分選出粗粉和細粉。細粉(即成品)由空氣送入袋收塵器收集,經由斜槽、提升機等輸送設備運至粉庫儲存。磨內選粉機選出的粗粉落在磨盤上再次粉磨,為了節能和除鐵,一部分粗粉由磨盤周邊的溢流裝置排出立磨經由循環物料斗提機、氣動雙路閥、干粉永磁筒式磁選機等再次除鐵后送回立磨機內循環粉磨。廢氣經收塵后由排風機排入煙囪,其中較大部分作為循環風與熱風爐產生的熱風混合進入立磨烘干,其余部分排入大氣。
每冶煉1噸生鐵會產生0.25-0.3t的高爐渣和0.1-0.2t的鋼渣。常見的礦渣粉比表在430-500,屬于高細粉磨。隨著混凝土用量的增加和對性能要求提高,對超細礦渣粉的需求勢必會越來越大。為提高礦渣利用價值,拓展產品應用的領域,部分企業提出礦渣超細粉磨,比表需要達到600-800,對應的粒度為10微米以下,目前礦渣超細粉球磨加工存在產能較低的問題。鴻程HLMX系列超細立式磨粉機是桂林鴻程借鑒德國、日本、臺灣技術,在HLM立式磨粉機的基礎上,開發的適合我國超細微粉發展要求的大型超細立式磨粉設備,突破了高細粉加工產能瓶頸
桂林鴻程新開發小型超細立磨
【HLMX600超細立磨】是環輥磨的理想替代者
成品粒度:800-1250目
生產能力:1.2-2t/h 2um含量35-60%
技術特點:設備成套性強、用地少、產能高電耗低、成品質量好、無塵環保、烘干能力強,打破了傳統超細磨無法研磨高硬度、高水分、高細度產品的格局
投資低
通過鋼渣粉和部分礦粉的復合超細粉磨,可以獲得性能超過S95礦粉的復合礦物摻合料,相當于把鋼渣粉的價格提高到了礦粉的價格,增值顯著。
以安徽銅陵為例:當地S95礦渣到廠價格為200元/噸,鋼渣尾渣到廠價格50元/噸。鋼渣尾渣與S95礦粉按5:5比例,經過立磨+超細球磨生產超細復合礦物摻合料,超細復合粉銷售價格參照當地S95礦粉平均價格350元/噸。立磨生產成本按80元/噸計算,超細球磨生產成本按40元/噸計算。
成本計算:原材料成本=200×0.5+50×0.5=125元/噸;生產成本= 80+40=120元/噸;總成本=125+120=245元/噸
效益計算:利潤=350-245=105元/噸
高爐渣綜合利用現狀
2008年前,高爐渣主要用于筑路骨料、建筑用砂石料、砌塊、免燒磚等附加值較低領域。隨著高爐渣處理技術、立磨技術及礦渣粉應用技術的完善,“十一五”期間礦渣微粉生產線在鋼鐵企業快速推廣應用,礦渣以微粉(比表面積大于420m2/kg)形式等量替代水泥摻到高標號混凝土,以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據調研,2010年國內鋼鐵企業共建有100條大型礦渣粉生產線,礦渣粉產能5560萬噸/年,消耗了國內約30%水淬渣。但仍有一部分鋼鐵企業將水淬渣直接出售給水泥企業或預拌混凝土企業與熟料、石膏等共同粉磨,由于水淬渣易磨性較熟料差,難以磨細至理想的細度,致使水淬渣的活性不能充分發揮,限制了水淬渣在水泥中的摻量。“十二五”以來,國家嚴控新增粗鋼產能形勢下,鋼鐵企業積極推動多元產業的發展,加大廢渣綜合利用板塊的投資,立磨礦渣粉生產線建設發展迅速,有力的推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截止2015年,鋼鐵企業投運245條礦渣粉生產線,礦渣粉產能約1.5億噸,非鋼鐵企業投運180余條,產能8300萬噸以上。生產的礦渣粉產品廣泛應用于世博會場館、國家體育館、京滬高鐵、寧杭城際鐵路、廣深港沿江高速公路等國家重點工程中。
下一條:納米高嶺土磨粉機好貨源好價格